长宁援滇干部引来“清泉”,村民的“幸福指数”再提升
当清澈的山泉水通过管道“逆流而上”,输送到红河州红河县三村乡的坝兰村、补干村村民们的家中、田头时,“望天求水、靠天吃饭、看得见水、用不到水”的困局已经成为历史,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东西部协作框架的支持和长宁援滇干部们的努力。
在红河县三村乡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点,新修建的自然能提水设备房、取水口、引水动力管道、输水管道以及高位水池等格外醒目。山泉水经过沉砂池的净化后顺着取水口进入动力引水管道,通过自然能提水设备,把水沿着管道提至高处的蓄水池,这个项目就像一颗强有力的“心脏”将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家家户户和田间地头。
据了解,三村乡平均海拔1000米—2000米,长期面临山下有水、山上无水的窘境,所辖村寨大多在半山腰,多年来都是采用泵站抽水方式以满足村民用水需求,但这样的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使群众农业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受到了很大制约,摆脱供水紧张成了当地群众最殷切的期望。
了解到当地用水难的现实问题后,挂职在红河县的县委常委、副县长陈轶南和红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赖朝辉来到三村乡实地考察,随后向红河县建议并提出该自然能提水项目,并向沪滇协作资金提出使用申请。不仅如此,在项目立项后,两位来自长宁的援滇干部还联系到了一家来自上海的高科技企业作为提水设备的供应商。
据悉,自然能提水设施是以具有一定落差的水流为动力,通过设备进行动势能转换,源源不断把水从低海拔地区压到高海拔地区,整个过程可以不用油、不用电,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不受天气影响、手机监测控制、24小时运行等特点,是解决山高水低用水难问题十分理想经济的提水设施。
在沪滇协作资金的支持下,共投入600万元实施该项目。去年年底,该项目建成并顺利运行,有效解决了三村乡下辖的坝兰村、补干村以及补干小学共计2160人的饮用水问题,同时保障坝兰村770亩主要耕地的抗旱保苗以及农业生产灌溉等用水问题,项目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看到清澈的水流从水龙头里“哗哗”流出时,村民笑得合不拢嘴。坝兰村村民周文保感慨万千,他说道:“自从有了自然能提水工程后,村里变化很大,再也看不到村民去很远的地方挑水、拉水了,现在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开水龙头,太方便了”。
长宁区将持续深化与云南红河州红河县的协作关系,以民生为重,以实事为本,让沪滇协作的“清泉”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不断流淌,将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推向新高,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
猜你喜欢
长宁区第八届运动会开幕!体育健身地图和儿童友好绿地地图等同步发布!
部分资料来源于红河县
撰稿:吴佳倩
编辑:毕扬静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